
2022年全台仍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影響了教學的正常化,感謝教師百忙之中不辭辛勞參與報名,讓未來更多教師可以應用參賽教案於教學之中。此次決賽錄取7組團隊!入圍團隊在教學設計中皆能充分運用廣達《游於藝》計畫中展覽資源,設計出切合學生學習階段的教學方式,課程設計頗具巧思、豐富讓人驚艷,恭喜入圍決賽的團隊!請決賽團隊詳讀附件決賽須知。
一、決賽入圍名單與評審評語
(一)決賽入圍名單:(依單位所在縣市北中南東排序)
項次 | 地區 | 單位 | 展覽主題 | 參賽主題 |
1 | 基隆市 | 中正國中 | 生活「畫」市集:嬉遊千年風俗藝術 | 藝起迺市集-山港市集在中正 |
2 | 基隆市 | 基隆女中 | 生活「畫」市集:嬉遊千年風俗藝術 | 「藝」起迺基隆—山河海市集 |
3 | 臺北市 | 古亭國中 | 家鄉的永恆對話─台展三少年 | 古色古鄉 · 風華再現 |
4 | 臺北市 | 忠孝國中 | 夏卡爾愛與美的專賣店 | 夏卡爾的元宇宙之旅 |
5 | 新竹市 | 大庄國小 | 向大師挖寶─米勒巡迴特展 | 農家庄園米勒趣~揪厝米 |
6 | 臺中市 | 仁美國小 | 遇見大未來 | 「遇見大未來 明天會更好」 |
7 | 高雄市 | 油廠國小 | 夏卡爾愛與美的專賣店 | 《夏卡爾愛與美的專賣店》 |
(二)創意教學入圍決賽各隊評語
本次團隊皆提出相當精彩的教案,在廣達《游於藝》計畫執行上都深具價值,評審針對本次參賽團隊給予以下評語:
- 基隆市中正國中:
- 兼顧時空相異特性的「山港市集在中正」,透過藝術整合學科(如社會、語文)領域,打破教學領域間的界線,從在地性逐漸擴大到全台灣,再透過全校性市集活動發表,提升了整體教學效果與價值感,成果中除了有靜態的主題「市集」課程內容及展示外,亦有動態的創作活動(繪製明信片、絹印圖案、版畫、泥塑),「小小說書人」是具巧思是個好點子。
- 整體課程設計詳實,透過課程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家鄉,依據在地特色產出多元的創意藝術作品,豐富多元,能緊扣主題,教師共備、共學,教學相長。若能更清楚說明教學設計的依據,以及對課程教學對象橫跨7、8、9年級,可再說明不同年級間的差異及處理方式、如何評量學習成效,會更為具體與完整。
- 因課程設計中參訪活動甚多,是否能詳細說明教學時間的分配,及其餘學科老師參與的方式。
- 未來課程引導可嘗試思考,如何帶領學生解決生活上所遭遇的問題。
- 基隆市基隆女中:
- 教學設計完整豐富,將小學、中學、高中生結合,課程橫跨三教學階段,教學團隊間透過共備、資源共享增進教師教學知能,並延續18週的教學設計,可以深入且持續的就課程深度與廣度探究。
- 跨校與跨學習階段別的合作是有它的難度與局限性,教學設計宜先提高層級到課程規劃層面會較易執行,並找到共通性的要點與概念,以此次參與的教案「山海河市集」主題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
- 從廣達《游於藝》計畫「生活畫市集」主題中,以在地不同時期歷史發展生活為依據,在地性產業逐漸擴大到未來轉型串連到與國際接軌,提升整體教學效果,惟各個階段教學歷程到創意產出成果呈現,仍偏重視覺平面的作品,或許也應考量不同學習者的差異性及特殊需求性給予適性的設計或補救策略,也想看看不同學習階段別如何得以交流相互增益?且教案橫跨3個教育階段,彼此的相關聯繫及完整性稍嫌不足。
- 臺北市古亭國中:
- 臺北市古亭國中位於中正區與萬華區交界處,以「在地性」為課程的核心,從視覺藝術打開台灣的集體意識與歷史認識,結合學校地域特色-南機場,以雙語地圖以及美食頻道影片拍攝的課程設計,發展學生表達力,以圖文及口語肢體等傳遞概念,透過數位媒體將南機場文化遠播至世界,兼顧獨特性與創意。
- 學習領域融入議題兼顧跨多領域統整的教學設計,屬高難度的組成,以學生自學主動學習自製導覽手冊為主要策略,能有效提升統整發想與創意提升,以在地性不同時空逐漸擴大層面到職業試探議題,來提升整體教學效果,三大主題分具巧思,學生能從整個主動學歷程中,建立自己的價值觀與態度培養成為具有行動力的國際公民。
- 考量增加與「家鄉的永恆對話-台展三少年」的連結,並將展覽主題內容遷移至相關單元學習中,建議向上或向下年級延伸課程,成為學校特色課程。
- 臺北市忠孝國中:
- 整合時下流行的元宇宙話題,透過設計元宇宙畫展展廳,讓學生在虛擬元宇宙裡,穿越時空限制,前往夏卡爾美術館、巴黎歌劇院、夏卡爾的故鄉等場景,讓學生學習領域拓展至虛擬世界,並整合四個領域與五個學科,創意十足,吸引國中學生。
- 設計解謎遊戲的關卡等功能,將生命、多元文化、品德、生涯...等議題融入課程與遊戲關卡中,並「跨科跨域全年級共備」、 以「尊重多元、生命合作、在地創新」為核心概念整合課程,並提升學生對在地家鄉的認同,兼顧獨特性並與生活連結,是很好的教案課程。
- 教學單元活動間看似獨立,是如何相互串連,深化各單元課程發展及其與夏卡爾主題展的關聯性,可再詳加思考。
- 新竹市大庄國小:
- 透過廣達的展覽將藝術品帶到大庄國小孩子生活情境,除體驗美感外,更透過參與課程練習口說提升自信,是很好的設計。
- 結合科技教育,孩子們運用scratch動畫設計了大庄米勒展的動畫;另讓家長共同參與藝術展覽,藉由線上解說與孩子們的投入表現,讓家長也跟著孩子一起學習,更能觸發孩子主動學習。
- 課程設計建議以學生需求課程為中心,除了藝術作品的介紹外,也可再思考展覽中意義主軸或以概念為本,更為系統化的串連相關素材與活動,深化展覽主題內容遷移至相關單元學習的效益。
- 臺中市仁美國小:
- 結合展覽主題及在地情境,善用PBL及林肯教育中心的想像力教學模式,兼顧跨領域統整及藝術與人文領域內整合,加上議題的融入課程規畫與教學設計,以學生自學主動學習為主要策略。
- 教學課程中,分組組成與小組主題的選定給予充分的自由選擇的民主式氛圍能有效促進學習者創意的啟發,從廣達《游於藝》計畫「遇見大未來」主題中以學生生活為中心,從在地性逐漸擴大到全台灣,再串連到聯合國永續發展地球議題(SDGs),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倡”出新未來、水資源、”破境重原”等主題均具巧思。
- 放手以學生自己觀點進行創作,以真實問題結合,並於疫情期間教學不中斷,彈性調整策略能事先預告大方向並提供給學習者許多問題,且各單元課程相互緊扣,並帶入多元教學策略,以設計思考與任務導向將策展作為最終成果,同時展現教師設計教案的全面與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效。
- 參與年級較為單一,未來可在此基礎上,上下延伸參與學生年級,發展出不同年級規劃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
- 高雄市油廠國小:
- 藉由夏卡爾對家鄉的熱愛,延伸至台灣在地生活,透過戲劇引導學生尋找在地認同是很棒的想法。油廠學校位於油廠社區人口愈來愈少,但社區所包含的人文歷史極為豐富且具有特色,結合不同領域及校訂課程,將這社區歷史記錄下來,發揮社會關懷與公民參與精神,讓學生能夠承接這份記憶,守護社區文化歷史,是非常好的課程串接。
- 整體課程設計以DFC教學法為基礎,由幼兒園到全校1-6年級全面性的課程設計與教學規模普及每一個孩童,學習歷程透過藝術的大主題讓孩子感受、想像、分享與實踐間兼顧學習內涵的深度和廣度,架構平穩可行性高,是適合各年級的課程設計。
- 在評量與學生學習成果上是否也與DFC策略相符應,是可再詳加說明。
二、決賽訊息
(一)決賽時間:111年12月10日(六)09:30-17:00 
(二)決賽地點: 桃園市龜山區文化二路211號(廣達研發中心廣藝廳,MAP: https://goo.gl/maps/uuQYZqmxPh9YYwm57)
(三)注意事項
1. 決賽流程請詳閱附件決賽須知。
2. 決賽過程將進行攝錄影紀錄,請入圍團隊於決賽報到時繳交肖像權同意書。
三、競賽相關重要時程:
※由於競賽時程密集,請各位參賽者務必留意各項活動公告,並請事先為晉級做準備。 日期 | 說明 | 備註 |
11/14(一) | 決賽名單公佈 | 公佈於本會網站,並以電子郵件個別通知 |
11/14-11/21 | 決賽手冊資料繳交 | 格式詳閱附件決賽須知
|
11/14-11/28 | 決賽簡報繳交 |
12/10(六) | 決賽暨觀摩會 | 10分鐘現場報告與10分鐘評審問答,由7位評審委員進行現場評審 |
12/13(二) | 決賽結果公告 | 公佈於本會網站 |
四、其他- 複賽入圍團隊之獎狀、獎金簽收單將於111年11月30日前寄出,首獎、優等及佳作團隊將於111年12月13日公告於官網。
- 決賽觀摩會: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電洽詢。
第十三屆廣達游藝獎徵件小組
聯絡電話:聯絡電話:(02)2882-1612分機6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