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
113學年度廣達「設計學習」計畫-學習設計師-臺北市光復國小成果發表
活動花絮 2025/06/30

連續三年由第一線教師自組團隊,參與本計畫「學習設計師」的臺北市光復國小團隊:陳建奇、吳佩育、劉怡秀老師,與五年三班的小設計師們,於今(6/27)進行數位任務成果發表會。28位小設計師從發問、訪談、觀察到創作,一步步走出自己的防災設計路。他們先設計問卷,調查同學對校園地震應變的疑問,再分組找出問題熱點,動手以Scratch繪製動畫、用Minecraft搭建避難路線,甚至用QUNO製作出逃生警報器!從零開始到有聲有影,小設計師們在討論與磨合中學會傾聽、合作,也為校園安全盡一份心力。這場發表會,不只是成果的展示,更是每一位孩子從生活出發、用創意回應真實問題的美好證明。

台北市光復國小學習設計師團隊:吳佩育、陳建奇、劉怡秀

由廣達文教基金會科創處廖靜如協理頒贈感謝狀予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團隊,肯定三位老師持續以設計學習計畫轉動教室的學習風景。

當小設計師接獲任務信時,要試著解析任務目的、任務問題及成品符合需求的條件。

第一步驟的問卷設計,小設計師從回收的問卷中發現原來「教室外的樓梯」,是地震發生時最容易讓人感到慌張不知所措的熱點。

這組小設計師們思考到,他們只有製作一台地震警報器,若地震來襲時會來不及通報全校,故他們將地震警報器設置在學務處旁的走廊柱子上,並結合學務處的廣播系統,指引全校師生避難。

觀察到各式現象、需求後,小設計師開始在點子筆記本上繪製原型構想,並嘗試轉為3D立體模型來驗證構想。

地震警示器放於黑板上方,是個不錯的選擇喔!

這一組設計師則將警示引導地震避難的提醒喇叭,設置在大門口兩側,便於提醒戶外活動、上下學的師生家長們。

作品名稱《地震魷魚》,將設置在走廊的牆面上,當偵測到地震訊息時,魷魚雙眼會透出紅光,小設計師利用錫箔紙、鏡子製作反光效果,並使用quno上的蜂鳴器同步警示師生即刻避難。

作品名稱《飛翔的飛機》,設置地點位於圓樓的中心點,此架飛機上裝載QUNO,能即時建議地震來襲時的逃災方向,並能發出警報聲提醒師生儘速避難。

以Minecraft打造虛擬教室逃生動線,並與全校教室內的大螢幕連線,當地震來襲時,則會跳出此動線或室內最佳避難點,引導師生冷靜應對。

開幕時間:民國114年06月27日
展覽地點:臺北市光復國小 實踐樓三樓 503教室
照片拍攝:吳亦婕
花絮報導:吳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