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
112學年度廣達「設計學習」計畫-策展任務學生體驗學習培訓
活動花絮 2023/11/28

  112學年度廣達「設計學習」計畫-策展任務學生體驗學習課程,今年度與七縣市十四所學校(包含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新北市屈尺國小、新北市板橋國小、桃園市樂善國小、桃園市長庚國小、桃園市青溪國小、新竹縣興隆國小、嘉義縣柳林國小、嘉義縣美林國小、臺南市開元/大甲國小、臺南市月津/漚汪國小、金門縣金寧中小學),以及分布於全台北中南及外島共計六間博物館館舍(包含臺北偶戲館、國立臺灣博物館、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共同進行合作培訓,並邀請五位專業策展講師(臺北市立美術館熊思婷組長、國立臺灣博物館許毓純研究員、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楊翎研究員、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蕭軒竹、施雨辰老師),總計辦理10場次,培訓487位學生。以具脈絡層次的課程架構中五項關卡任務:展覽參觀、分析展覽、再現展覽、策展說故事、紙上博物館,開啟孩子對於展覽的認識及想像,並且建構策展的技巧,擦亮每位學生的策展人之眼,裝備策展思維,搖身一變成為小小「策展人」。相信經過一連串的學習及練習,各位策展人應該收穫滿滿,並且往期末要完成的「韌性家園」成果展覽更邁進一步了,讓人十分期待!
  今年「設計學習」計畫策展培訓展開了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踏足金門,也開啟與新館舍-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的首度合作,非常感謝共同推廣教育的好夥伴們的協助,基金會將每年的持續培訓學校,深耕與博物館間的交流及合作。

關卡一:展覽參觀。今年首度與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進行合作,學生參觀常設展中「土地公節日慶典與科儀活動」展區,專業的導覽老師及活潑多元的展示手法,讓學生透過展覽更理解台灣常見的神明及祭祀活動。

首度前往外島金門,參觀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特展「點水成金-金門水文化特展」。藉由參觀專業及有系統脈絡的博物館展覽,讓學生對於展覽的樣貌有具體想像,學習從物件、展品與展覽主題間的故事關聯性、及展示手法的運用。

此次中區場的學生體驗學習規劃,前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辦理,學生不僅參觀常設展「大洋洲」,更邀請大洋洲策展人-科博館楊翎研究員擔任講師,透過簡報及影片讓學生更了解大洋洲的故事、展覽的起源及故事線。

北區唯一一場於台北偶戲館的辦理,由講師台北市立美術館熊思婷組長以半小時的課程:【展覽是什麼?】,提醒小小策展人們幾個觀察重點,擦亮大夥的策展人之眼。

關卡二:分析展覽。學生帶著策展人的眼睛並透過「展覽架構表」的學習單,試著解析所參觀的展覽內容。北區臺博館的常設展「博物台灣」,分有自然及人文兩大展示主軸,自然臺灣中透過蒐藏具代表性的標本,展現台灣環境樣態,學生努力蒐集單元內容及單元內的代表展品。

南區的臺史博,學生參觀展場寬透、展品豐富的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小組進行分工,由組長指派每位組員需在自己分配到的大單元中蒐集小單元及三件展品,透過團隊合作努力完成學習單。

關卡三:再現展覽。每個人先試著將自己「策展架構表」的學習單所搜集到的展品物件資料,整理到便利貼上;接著開始小組討論進行分類,為這一群群的物件寫出分類之後的單元名稱來重現展覽吧!透過繪畫呈現,不僅繽紛有趣,更清晰具有層次。

或是要再進階一點的挑戰,小小策展人可以透過重新下單元標題及展名,來為所參觀的展覽詮釋出新的故事線及觀點,非常令人驚艷喔!

關卡四:策展說故事。由五位專業策展講師,介紹博物館的功能、展覽的多樣化呈現以及自己策劃展覽的經驗;建構學生如何透過展品說故事?策劃展覽的訣竅及重點?國內外有趣的展示手法等讓小小策展人們腦動大開。

引導小小策展人們練習用物件、展品作聯想,找出說故事的元素,再運用分類找出一個個的小單元,並串聯成為有意義的展覽故事。

關卡五:紙上博物館。每校的各組皆是一間小小策展公司,10個場次下來,小小策展人們的展覽百花齊放、各自精彩;透過主題「我們與疫病的距離」,在「和疫情和平共處」特展中,以「疫見中情」、「疫起改變」、及「疫見雙鵰」三大展區來說明疫情下的日常及改變後的便與不便,海報紙上不僅將展區說明清楚,展品也透過展示結合導覽讓人更身入其中。

而操作另一個主題「下課十分鐘」學生則是透過與下課相關的實體物件、人事時地物等,策劃出充滿創意有趣的展覽。「十分有趣」特展,分有「二」到發抖、「三」分天下及「五」吿認真。用數字總加的十來為下課時光分類及下標,非常有巧思也讓人會心一笑,同樣也獲得全場小小策展人的共鳴,還獲得當天大家票選最高票之一呢!

活動時間:民國112年9月28日、10月05.11.12.13.26.27日、11月07.22日
活動地點:臺北偶戲館、國立臺灣博物館、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
參與學校: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新北市板橋國小、新竹縣興隆國小、嘉義縣美林國小、臺南市月津國小、臺南市漚汪國小、臺南市開元國小、臺南市大甲國小、嘉義縣柳林國小、桃園市樂善國小、新北市屈尺國小、桃園市長庚國小、金門縣金寧中小學、桃園市青溪國小(依照培訓時間順序)

活動報導:楊潔如 
照片拍攝:楊潔如、吳亦婕、廖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