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
111學年度廣達「設計學習」計畫-臺南市山上國中成果發表
活動花絮 2023/03/14

111學年度廣達「設計學習」計畫,3/6我們來到臺南市山上國中參與數位任務成果發表會,說起基金會與山上的緣份開始於110學年度,當時山上與臺南市中山國中結盟,以跨校聯盟學校身分跟著中山實踐課程,而一年後山上國中與基金會簽約,正式成為廣達「設計學習」計畫夥伴學校,並持續與中山教學團隊合作的默契,組織「山中團隊」共同設計「耐良美治毛起來」數位任務。
由801班的學生引領著觀眾進入村莊,走訪當年鄰里故居留下的歷史建築,並聆聽在地耆老福伯的口述歷史,逐漸勾勒出山上社區的生活軌跡,漫步至轉角廢棄甘仔店所變身的藝廊,這兒是專屬山仔頂囡仔「耐良美治毛起來」的所在,他們試著寫生紀錄「耐」住孤獨的林雹古厝,發掘自己與家族、地方互動的「良善」故事,出版「美」Zin地方小誌及運用open processing程式、P5-js開源軟體創作以羊擬人跨世代交織的鄰里日常互動裝置,打造吾愛吾鄰「治」家鄉里的美談,開啟串聯三代鄰里老少與家庭、家鄉對話的生命故事,藉此回應本年度任務主題「無礙無齡」。

臺南市山上國中教師團隊:黃建凱、莊振武、江宇倫 
臺南市中山國中教師團隊:林川又、方  婕、林淵岳

由基金會科創處廖靜如協理頒贈感謝狀予臺南市山上國中黃建凱校長(左者),感謝建凱校長以行政力量支持本計畫在山上國中紮根。

在地耆老福伯,帶領我們走入山上社區,細說林雹古厝的過往歷史,讓人看見時間在家鄉景物中迭代的痕跡。

位於村莊轉角處的廢棄甘仔店,華麗轉身為藝廊,展出「山仔頂囡仔說故事:耐良美治毛起來」數位任務成果展。

什麼是「耐良美治」?百年老宅「耐」住孤獨,傳承「良」善之路,「美」的地方Zin小誌(書),分享「治」家鄉里美談。

梁柱上展示著學生寫生紀錄「耐」住孤獨的林雹古厝,使用手機掃描功能,對準最右側粉紅作品,將可出現林雹古厝擴增實境影片。

手機上出現的林雹古厝擴增實境影片,看見古厝在時間洪流中逐漸消逝的痕跡。

801班北企企業董事長(圖左),為觀眾展示「秘境-覓徑」於google map上標記山仔頂囡仔的家鄉生活足跡。

此圖右上角的海報就是Zin地方小誌,述說完成任務的歷程及老少對家鄉記憶的點滴故事。

「拾年之家」此區展出老少對於家鄉記憶的對話,對於成長土地的感動。

運用open processing程式、P5-js開源軟體創作以羊擬人跨世代交織的鄰里日常互動裝置。觀眾可揮手與畫面羊群互動,同時也能將使用者身影印入影像中。

運用open processing程式、P5-js開源軟體創作以羊擬人跨世代交織的鄰里日常互動裝置。觀眾可揮手與畫面羊群互動。

「秘境-覓徑」述說老少在這塊土地上的軌跡故事,嘉南大圳南幹線的散步道路、山上最KING的家、照貴的田、在我獲取腦細胞完的路上。

山上國中江宇倫老師推薦的山上秘境:蔗香山上糖,是傳承自荷蘭的古法煉製純手工黑糖,一年只做一個月喔!

臺南市中山國中、山上國中跨校教師團隊、801山上學生、基金會科創處廖靜如協理、臺南市山上國中黃建凱校長共同合影。

開幕時間:民國112年03月06日
展覽地點:臺南市山上國中多功能教室、社區轉角柑仔店
照片拍攝:吳亦婕
花絮報導:吳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