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設計學習」計畫-109學年度交流論壇,於剝皮寮歷史街區演藝廳辦理,當天現場擠進近120位學員參與本次研習課程。首發,大師講座,邀請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呂金燮教授以「學習的設計-任務導向學習(PBL)的理論與實施」,簡短50分鐘講座,以三輪車歌謠比擬實施PBL學習設計後,意想不到的收穫,並帶出參與式學習(以終為始的作品想像)、條件式學習(前所未見的任務設計與規準)、探究式學習(點子實驗室),在實施PBL歷程中的三項重要挑戰。
接者,即以此三大挑戰,進行學校實際案例的分享與交流,論壇一:如何激發學習的熱情-任務的威力與規準的魔力;論壇二:如何讓創意源源不絕-打造動腦又動手的點子實驗室;論壇三:如何讓學生創意破框-以終為始的逆向教學設計心法。透過學校真實的任務案例,讓學員們理解如何透過這些智能工具幫助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歷程中咀嚼自己的學習經驗,也因親身參與其中,意識到自己的學習,引發成就感,燃起自主學習的動力!
最後,實作工作坊,邀請到本會科創處廖靜如處長,帶領學員一起腦力激盪「耍老派」,從各種老派大師作品中,選出三個最特別的老派,並以一種「耍」的方式進行發表。學員們從老物件、客家花布出發找出老物新生的「耍花招」;從在地飲食、奉茶的好客精神聚焦出「耍食力」;從3C案例中想為長者建構一個串聯「老服務」app平台的「耍line招」。實作工作坊的小燒腦,燒出現場學員的新活力,也燒出新學年「七老八十新契機-超潮耍老派」的新風貌。
開場由本會徐繪珈執行長致歡迎詞,歡迎大家!
現場擠進近120位學員參與本次交流論壇
大師講座,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呂金燮教授以「學習的設計-任務導向學習(PBL)的理論與實施」進行分享。
「完成一件任務,不僅是得到甚麼而已,而是從歷程中,我們變成怎樣的人!」,期待台灣的學習文化正在轉動!現場學員勤做筆記中。
論壇一:如何激發學習的熱情-任務的威力與規準的魔力,邀請臺北市士東國小黃楷茹老師擔任教練,引導學員思考、交流。
感謝新竹縣興隆國小李宜芳老師,分享「青春不老愛相伴」策展任務設計,讓學生以藝術策展,喚起更多人以新視角關注高齡者的「新價值」。
感謝臺東縣康樂國小郭良苑主任,分享「Faki Fayi NO.1」數位任務設計,讓學生以數位工具展現出部落長者獨特充沛活動力 。
論壇二:如何讓創意源源不絕-打造動腦又動手的點子實驗室,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張芝萱助理教授(右)、南投縣光華國小吳青陵老師(左)擔任教練。
感謝臺北市光復國小劉怡秀老師,分享「時光音樂寶盒」數位任務設計,以樂曲及科技輔助,打造能拉近高齡與新世代之間的音樂APP。
感謝臺北市光復國小陳建奇老師,分享如何將運算思維帶入點子實驗室中,引導學生進行原型設計、測試與修正。
感謝臺中市仁美國小謝婉妮老師,分享「老神在在-銀光任務」策展任務設計,於點子實驗室中來回激盪學生對高齡者的正反形象擘畫。
感論壇三:如何讓學生創意破框-以終為始的逆向教學設計心法,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偉仁助理教授擔任教練。
邀請國立嘉義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沈桂芝老師(左)擔任教練,現場與高雄市前金國小的學生進行交流,展現師生創意激盪的樣態。
感謝嘉義縣美林國小陳彥輔主任,分享「七老八十新契機-逆轉高齡的社會與人生-一起『變』老」策展任務,緊扣關鍵概念,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
感謝桃園市義興國小楊方是老師,分享「樂齡上路—自由自在的生活」數位任務,關注學生的同理心、高齡者的需求,設計可能的未來。
實作工作坊,由本會科創處廖靜如處長帶領學員一起腦力激盪「耍老派」。
跨校、跨領域腦力激盪如何「耍老派」。
學員發表「耍line招」,從3C大師案例中想為長者建構一個串聯「老服務」app平台。
開幕時間:民國110年04月17日
展覽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演藝廰
攝影:郭又瑄、林泰安
報導:吳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