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
「__」韌家園

「 」韌家園

針對113學年度23所夥伴學校進行學生參與成效問卷調查,共計回收944份問卷,結果顯示學生在六大面向的五分量表中皆獲四分以上的高度肯定,其中「合作」得分最高,印證任務導向學習強調分工與討論的特質。
從學生回饋中,多數提到在團隊協作中學會傾聽、妥協與共同完成挑戰,不再只是被動完成老師指定的作業,而是能主動提出觀點、驗證想法並製作原型。從任務學習的歷程,學生體驗到將學習與真實生活連結的價值,並在創意發想與成果發表中展現自信。整體而言,計畫成功讓學生在「合作、創意」兩方面展現明顯成長,轉化為更深層的學習動能。

「在這個任務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小組討論的時候,因為我們小組經常吵架,而我通常都是態度最不好的那一個,廣達它不只考驗我們的創意力、思考力而已,它還教我們一個觀念-團隊合作,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嘉義市港坪國小四年級學生

「我覺得在這次策展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在想展名、展區名的時候,因為可以讓我們頭腦的思考能力更好,也可以讓我們和同學討論和合作的能力越來越好,還有可以讓我們團結的能力也更好。」嘉義縣柳林國小五年級學生

【教師的教學改變】
針對113學年度23所夥伴學教學團隊共93位教師,分別於兩次教師培訓結束後,以校為單位進行自評統計,結果顯示五大專業指標均顯著提升(平均由5分提升至6分以上) 。其中,「激發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任務」一項成長幅度最大(6.0 → 6.5) ,證明本計畫能有效引導教師脫離學科框架,轉向真實任務驅動的教學。

「整個課程從真實且貼近生活的問題展開,我們以『設計思考』流程為教學架構,從同理、觀察、定義問題到實作解決方案,讓學生真正參與『問題的定義者』與『行動的設計者』角色。最重要的改變是:我學會放下教師對『正確答案』的堅持,轉而陪伴學生在探索中學會提問與創造。設計學習的過程並非單一線性,它允許學生犯錯、修正、重來。學生不再只是被動完成老師指定的作業,而是主動提出觀點、驗證想法、製作原型,甚至在發表時學會溝通與回應質疑。」彰化縣土庫國小 曾澤豪教師

成果花絮

轉換教室的風景-113學年度廣達設計學習計畫成果發表暨交流論壇
轉換教室的風景-113學年度廣達設計學習計畫成果發表暨交流論壇 媒體報導

113學年度廣達設計學習論壇以「轉換教室的風景」為題,展現23校任務成果,透過三大展區與語詞共創,體現共創、彈性與自主的學習文化,讓轉變真實發生。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小學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小學 教案下載

北市大附小師生透過「神奇樹屋」策展任務,從校園老樹被移除,探討人與生活周遭自然環境間的緊密承諾以及環境永續的實踐,進而喚起學生對校園歷史、文化的追憶與珍惜。

新北市板橋國小
新北市板橋國小 教案下載

板橋國小師生透過「情味市集‧韌家園」策展任務,探討如何為新的黃石市場創造一組前所未見且充滿情味的市集故事模型,展現市場從舊到新的歷程中,持續延續的在地市場人情味。

新竹縣興隆國小
新竹縣興隆國小 教案下載

興隆國小師生透過「風的孩子」策展任務,探索「風」的意涵,回望自己國小六年的學習歷程,並透過藝術創作展現自己,如何不斷成長、超越自我,成為勇敢迎向挑戰的「風的孩子」。

臺中市協和國小
臺中市協和國小 教案下載

協和國小師生透過「家溫」策展任務,引導六年級即將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從「家」出發,思考與家人的關係,並藉由藝術創作,重新譜寫家庭的故事,呈現不同家庭的溫度及韌性。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教案下載

嘉大附小師生透過「光韌家園」策展任務,期待讓每天來往附小學生,不只是「看到」木屋的歷史建築,而是能「感受」其存在、深入認識背後承載的時代故事與在地記憶。

嘉義市嘉北國小
嘉義市嘉北國小 教案下載

嘉北國小師生透過「發韌新森」策展任務,理解在成長的生活衝突中,如何解決問題、調適心情、慢慢建構自己的韌性意識,並結合AI工具創作自己最獨特的發韌之道成長故事。

嘉義縣柳林國小
嘉義縣柳林國小 教案下載

柳林國小師生透過「從心煉起」策展任務,回應因天災「不可預測的挑戰」,試圖從面對未知,如何煉化出療癒力量來回應在動盪與挫折中,自我表達、轉化情緒與療癒行動的能力。

嘉義縣美林國小
嘉義縣美林國小 教案下載

美林國小師生透過「活韌家鄉」策展任務,引導學生走入社區踏查、訪談在地居民,探究社區老化失去彈性、韌性的現象,期待藉由行動,激起居民熱情,活化社區生機。

臺南市漚汪依仁國小
臺南市漚汪依仁國小 教案下載

漚汪依仁國小師生透過「責韌家園」策展任務,
走訪在地社區,挖掘並記錄每一位默默耕耘卻堅定不移的職人,並搭配藝術創作,訴說「責任」與「韌性」的家園故事。

臺南市南新鹽行國中
臺南市南新鹽行國中 教案下載

南新鹽行教師團隊以「責韌家園」策展任務,賦予學生「地方觀察家」身分,實地走訪、資料挖掘、藝術創作及展覽策畫,勾勒在地的「寶韌」精神及逐漸被遺忘卻珍貴的「韌性」故事。

臺北市光復國小
臺北市光復國小 教案下載

光復國小師生透過「震安心」數位任務,以校園為範圍,思考如何在地震中讓光復國小師生感到安心,嘗試打造地震監測及預警系統,期待運用創意,打造韌性校園。

新北市思賢國小
新北市思賢國小 教案下載

思賢教師團隊以「校園安全兒樂」數位任務,賦予學生「結界師」身分,觀察、思考校園安全問題,並打造數位結界裝置原型,展現更具韌性及溫度的安全校園生活環境。

桃園市青埔國小
桃園市青埔國小 教案下載

青埔師生以「通學減碳」數位任務,思考通學時段學校周遭交通堵塞及碳排問題,進行實地觀察、數據分析、結合科技,構想「碳韌家園」解決方案,為青埔師生鋪設韌性通學之路。

新竹市東門國小
新竹市東門國小 教案下載

東門教師團隊以「平板守護者」數位任務,賦予學生成為「平板守護者」角色,以數學結合資訊,建立一套安全密碼機制,打造獨一無二的數位密碼鎖,打造安全校園。

新竹市關埔國小
新竹市關埔國小 教案下載

關埔師生以「溫韌家園-數位酷擋cool down」數位任務,觀察校園環境、訪談師生、聚焦需求,製作能協助降溫的科技裝置,為關埔國小師生構築一個具溫度調解的未來校園環境。

彰化縣土庫國小
彰化縣土庫國小 教案下載

土庫師生透過「防ㄌㄤˊ行不行」數位任務,來思考校園頻傳的碰撞事件,學生化身觀察小偵探與創意發明家,藉由數位科技工具打造裝置來「提醒」同學們的危險行為,落實校園安全。

嘉義市港坪國小
嘉義市港坪國小 教案下載

港坪師生透過「共韌家園」數位任務,思考學校旁的生態溪流正面臨生態被破壞的隱憂,從實地踏查、記錄分析、應用科技工具,打造數位裝置,為校園、環境注入了新的生機與希望。

臺南市二溪篤加國小
臺南市二溪篤加國小 教案下載

二溪篤加教師團隊以「曾韌性同溪協力」數位任務,賦予學生為「護生數修煉師」,關注曾文溪水質汙染、下游陸蟹路殺問題,藉由數位裝置打造解決方案,展現肩負家鄉環境的責任與行動。

高雄市五福國中
高雄市五福國中 教案下載

五福師生透過「全面霾伏森呼吸」數位任務,探討學生每天長時間停留的教室空氣品質,結合NASA研究的「自然解方」,善用「植物」結合數位裝置,打造能夠森呼吸且永續的五福教室。

高雄市楠陽國小
高雄市楠陽國小 教案下載

楠陽師生以「I韌家園-情緒導航 紓壓智造」數位任務,探討進入青春期後情緒波動的緣由,並應用AI或Scratch設計數位互動裝置,打造出屬於自己風格獨一無二的「紓壓解方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