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112學年度25所夥伴學校及學習設計師直接授課的學生,進行參與成效問卷調查,經統計分析後,學生對於自身的學習改變皆有四分以上的高度肯定,其中並以「團隊合作、創意」分數最高,證實採任務導向的學習,強調團隊分工討論、腦力激盪,讓學生們最有感!
「自己變得更成熟了,學會了從不同方式切入思考,去想解決方案、前因後果,也知道了若團隊合作時產生誤會該如何去解決、去尋找方法。」高雄市五福國中七年級學生
「我學到要如何嘗試一個全新的事物,我學到了要如何尊重別人的意見,我學到了『團結力量大』,沒有什麼事是團結做不到的!」嘉義市港坪國小五年級學生
「我覺得點子實驗室的上課方法是讓我們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統整後再做成一個展覽,讓我們擁有自己的想法,沒有真正的答案,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新竹縣興隆國小五年級學生
【教師的教學改變】
針對112學年度參與本計畫的25校教學團隊共114位教師,分別於三次教師培訓結束後,以校為單位進行自評統計,結果顯示,藉由本年度以「韌性家園」議題結合任務導向的任務設計,讓各校教師團隊對六大向度皆有五分以上的高度肯定。「有意義與價值的任務結果」,平均分數最高,顯示本計畫中以「展覽」、「成果展現」彙整各校任務,讓學生的學習歷程被看見,教師也因此更有意識地看見自己的教學轉變。
「過往擔任導師時,較多都是獨自備課、進行課程,較少有機會和其他老師共同完成這樣一系列的課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們其實也像個學習者,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吸收彼此的經驗與想像,以彌補自身的不足,進而讓自己的課程更完備、教學更多元。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改變是,將學習做了『設計』,以終為始,讓師生在整個教與學的過程,都能清楚自己的目標,整個學習歷程即使不斷有滾動的修正,依然能朝著目標邁進,也因為任務的關係,學生意識到學習與自己的關係,變得渴望學習,最終學生驚人的展現了自己各個面向的能力,成果令人振奮、感動!」新北市板橋國小楊雅君教師
本次活動結合廣達設計學習計畫《二分之一的魔法教室》專書特展、座談及112學年度設計學習計畫「韌性家園」期末成果發表辦理,完整呈現設計本位學習DBL理論、工具方法、學生學習經驗及教學現場的實踐案例,讓更多教育工作者理解如何透過真實任務,帶著學生愛上學習。
二溪、篤加國小師生透過「與水同行」數位任務,聚焦南部家園常見的缺水、淹水問題,蒐集、解析大師作品,訪談關係利害人,調整策略,提出回應在地水問題的韌性方案企畫書與數位裝置模型。
漚汪、月津國小師生透過「事在韌為-回春大力玩」策展任務,帶領學生走入社區踏查,設計問卷了解居民需求,盤點分析、腦力激盪、提案企劃、打造模型,展現他們為老社區帶來新活力的創意提案。
青溪國小師生透過「轉廢為能」策展任務,設計問卷、田野調查、深度剖析校園廚餘問題,從食物供應到廚餘處理流程,思考該如何將有限的「食力」做到最大的資源共享,深究廚餘「韌性」,解決廚餘危機!
五福國中師生透過「拈花惹草紓漲壓」數位任務,從國中師生最常面臨的情緒壓力為起點,理解壓力、尋求解方,故串聯大自然花草獨特的修復力與現代科技工具,打造療癒互動裝置,協助師生解憂抒壓。
屈尺國小師生透過「負愁者聯盟」策展任務,帶領學生回望自己生命旅途曾遭遇的困境或失敗,並省思、拆解這些不如意,學習如何在逆境中培養「谷底反彈」的韌性力量,找出自己專屬的挫原力。
板橋國小師生透過「綠野奇跡」策展任務,探討校園空間的韌性,並結合SDGs「可使用的綠色公共空間」指標,引發學生對環境議題的關心,思考如何以綠色療癒力打造校園角落,創造生態共榮的環境。
大觀國小師生透過「浮洲樂福秀」數位任務,彙整過往疫病資料,歸納人類面對疫病的解法,並拆解出能增加身體健康的密技,打造兩款可提升身體韌性的地圖APP及計步工具,協助居民有更健康的家園!
興隆國小師生透過「城市綠幸福」策展任務,探究校門前的「東興圳」,藉由扮演不同領域專家,田調水圳周遭環境的生態人文,最終策畫「水圳故事開箱」特展,展現其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活力永續之韌性。
美林國小師生透過「韌性之光,薪火相傳」策展任務,踏查學校所在社區,尋找在家鄉角落中,為家鄉文化、產業、社區等…持續付出心力的人,並藉由策畫展覽分享美林師生眼中最獨特的溪口軟實力。
北市大附小師生透過「海洋嘉年華」策展任務,結合校訂課程及六項學科跨領域合作,從認識海洋現況,深究海洋重要性,採取「調節」為主要具體行動,為海洋永續發展打造一個共生共享的健康韌性系統。
港坪國小師生透過「有韌性的海綿校園」數位任務,探究校園因地勢低易淹水及氣候變異缺水的問題,思考如何能讓學校的水「夠用」,規劃前所未見的智慧水資源循環再利用系統,打造韌性校園。
金寧國小師生透過「禮慶祀食,創新禮膳」策展任務,賦予學生為續食小專家,探討金門祭祀文化常因豐盛祀食而產生剩食問題,最終提出前所未見「續食方案」開創敬天又不浪費的韌性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