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a Culture & Education Foundation Quanta Culture & Education Foundation

Quanta Culture & Education Foundation
109學年度廣達「設計學習」計畫-嘉義市港坪國小成果發表
Activity Highlights 2021/03/30

嘉義市港坪國小是第四度參與廣達「設計學習」計畫,近兩年皆投入「數位任務」課程,希望孩子藉由科技運用解決問題。今年以發表「童銀共創樂蔬活—有長者智慧的健康蔬菜種植箱」,展現六年二、三班兩班學生延續上學期種植蔬菜,這學期透過與老齡議題扣合,藉由與長者的訪談紀錄、實際現場的教學傳授,學習到阿公阿嬤在種植蔬菜時的智慧及經驗,並將其應用設計一套前所未見有長者智慧的蔬菜監控箱。學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透過設計訪問單記錄下當季的蔬菜種類、水與土攘的比例、如何因應菜蟲等相關經驗知識,討論出想種植的蔬菜並且找出可用科技進行監控的要項,針對水分、濕度,開始進行MAKECODE編寫程式碼的學習,並利用寒假育樂營執行寫入micro:bit的課程,開學後以小組為單位,開始運用沈水馬達及濕度感測器來種植蔬菜,實踐高齡經驗得以傳承、轉化,健康智慧栽種的成果。

開幕當天除了有廣達文教基金會科創處廖靜如處長出席,更有教育處曾督學、嘉義市家長協會陳理事長,及顧問團隊陳偉仁老師於嘉義大學授課「多元智能理論與應用」的45位同學共襄盛舉,來聽聽學生們有長者健康智慧蔬菜種植箱的成果發表!

今年度港坪國小與世賢國小組成跨校聯盟,這樣一套「設計學習」計畫數位任務的課程同樣也在世賢的六年二班進行,兩校學生更緊密合作,像是編寫程式及種菜知識的部分,港坪國小的學生還擔任小助教前往協助及交流。這是港坪學生介紹世賢國小編寫MAKECODE入micro:bit的自動灑水系統。

學生們介紹著自己進行數位任務的各種歷程,先從由校長領軍進行運算思維、AI人工智慧的課程,特色課程中進行資料搜集、田野探究,到學生體驗學習透過設計思考學習定義問題進行原型製作;再到程式設計,最終實際種植蔬菜等!

長輩訪談單的問題設計,由小組學生自行討論設計,針對種植蔬菜上的相關知識分由季節蔬菜的種類選擇、面臨的事件及有哪些照顧細項。

兩班的學生透過兩個禮拜一節課的特色課程進行相關的資料搜集、訪談、田野探究,歸納綜合找出阿公阿嬤們種菜生活上的智慧。

這組學生種植的是空心菜,學生們提到會選擇這種菜是因為小組的人怕菜蟲,所以空心菜菜蟲較少,澆太多水也不會死掉。學生正演繹濕度感測器插入土壤中偵測到的濕度不夠,啟動沉水馬達自動加值至400水分數值即停止的過程。

種植韭菜的小組同學為他們的蔬菜箱取名「開心農場」,他們從長輩那邊獲得的知識經驗是水分不能澆太多,所以濕度感測器就需要插得比較深,也不能種太密,小組為了防止虹吸原理,還特地改良了水管的管徑及長度。

每組種植蔬菜箱的同學,都要完成的學習單。透過訪談搜集來歸納出的監控要項,並且為自己的蔬菜箱進行種植說明及學習歷程的介紹。這些都是很寶貴的分享。

目前各組的蔬菜種植箱皆是關注到水分溼度的調整偵測,但未來蔬菜箱將再進化,因此老師開始請學生們可以天馬行空的為未來蔬菜箱改良,加入需要監控的要素及自己的設計。

港坪的學生非常落落大方,針對教授、嘉義大學的大哥哥大姊姊們的提問都能應對自如,可見其學習歷程之深刻及收穫。

點子筆記本有很多學生創意,可看見每位學生對於成果發表會-「童銀共創樂蔬活」設計主視覺。婕妤以象徵科技的電路板作為根,長出由阿公阿嬤智慧與學生創意共同呵護的小菜苗。

當天發表會結束後,讓嘉義大學的學生進行10分鐘Q&A座談交流,學生針對教師團隊跨領域的教學合作如何進行、及學生在資料的整理篩選上老師如何引導等進行提問。

開幕時間:民國110年03月19日
展覽地點:嘉義市港坪國小活動中心
攝影/報導:楊潔如